农村环境卫生制度(收集3篇)

时间:2024-09-25 来源:

农村环境卫生制度范文篇1

为进一步改善三阁司镇环境卫生面貌,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提高群众的文明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三阁司镇环境卫生整洁领导小组。

组长:王柏玉

副组长:丁永高、黄漾波、宁显星(常务)、夏开华

王富贵、谭芸

成员:5个工作片副片长、镇属各部门单位负责人

钱战教、王旭萍、刘娜、李文华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文体卫站,由镇文体卫站站长钱战教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目标任务

通过综合整治环境卫生,宣传健康环境理念,着力解决村级环境脏乱差问题,大力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卫生意识、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三、行动内容

(一)集中开展清理整治活动。对S219省道两旁卫生工作由五个工作片包干到底。由各片长任路段长,具体负责路段范围。

青丰路口----林科所:由工作二片负责;

林科所-------石马桥:由工作四片负责;

石马桥----------刘家:由工作三片负责;

刘家-------------戴家:由工作一片负责;

戴家-------------渡槽:由工作五片负责。

每个月由镇财政补助各片工作经费300元,每月进行督查,不合格的片进行通报批评。

对村(居)实行绩效考核,分值为5分。凡镇统一要求进行卫生清扫,经检查验收,未开展创卫工作的扣1分,开展不到位的扣0.5分。对重点路段的村(居)由财政每年补助500元(具体村是:小江、紫河、优先、红光、石马、安乐、三阁司,共计7个)

(二)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垃圾清运设备、设施建设的投入,有步骤、有重点、有规范地建设村级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实行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开展村庄整治,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农村垃圾、人畜粪便等统筹清理、收集和处理。

(三)做好重点场所、行业、S219公路两傍和小江河沿岸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促进农村农贸市场整洁有序。加强学校、机关与集市、畜禽养殖场(小区)和畜禽散养密集区、卫生院、中小型水厂以及旅游景区(点)环境卫生的管理。加大农村餐饮业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强化S219公路两傍和小江河沿岸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和绿化美化工作。

(四)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大力普及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生活饮用水质卫生合格率,按照国家农村改厕项目要求,落实责任,加快实施步伐,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农村新建住房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危房改造、沼气池建设等项目要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加强乡镇政府所在地、公共场所、集贸市场、卫生院及中小学、旅游景区(点)、公路沿线等区域无害化卫生公厕建设工作。

(五)广泛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加强重点行业的老鼠、蟑螂危害控制达标工作,降低农村病媒生物密度,逐步达到国家标准。

(六)推动环境卫生管理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城市供水和排水管网向周边农村延伸。加大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管理水平,实施“门前三包”制度,建立村庄清扫保洁机制,逐步开展农村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

(七)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活动。传递健康信息,弘扬健康文化,使群众了解环境与健康关系,提高农村居民文明卫生意识和健康素质。

四、措施保障

(一)加强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将整洁行动列入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在政策、资金上予以保障,逐级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

(二)各工作片要按照职责分工,明确任务和路段,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扎实推进环境卫生工作。

(三)宣传动员。广泛深入宣传报道,营造社会氛围,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发扬爱国卫生传统,开展义务劳动日活动。组织妇女、共青团员和青年投入到整洁行动中来,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四)典型引路。充分利用农村卫生文明创建等各类活动载体,积极推动文明卫生单位、卫生村镇在整洁行动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及时树立一批先进典型。

农村环境卫生制度范文篇2

关键词:经济发展;弊端;垃圾;城乡环卫;解决方案

我们的生活方式多样,而且使用的用品也在增加,但是随之垃圾的数量也在上升,由于垃圾的种类不同,处理垃圾就成为一个问题,以农村为例,在经济水平上,农村不及城市,而且城市还会将本应该自己处理的垃圾全部运送到农村,增加了农村垃圾的总量。这样就增加了农村处理垃圾的难度。而且现在很多的农村环境卫生不如意,城市以及农村在解决环境卫生上独立管理,但是取得效果不好,因此在治理城乡环境卫生上要坚持一体化的管理方针,将城乡存在的问题彻底解决。

1农村环卫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环卫设施硬件投入不足

当前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上存在的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同时也是亟待解决的先决问题是基础设施问题,没有基础设施也就是没法进行后续的一些环境管理,更谈不上城乡管理一体化。就目前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现状来看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欠缺最为严重的主要有垃圾桶、垃圾车、垃圾分类设备和垃圾处理设备等,这些设备的欠缺直接导致了垃圾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

1.2农村环境卫生规划编制滞后

除了基础设施欠缺之外,当前农村环境卫生管理还存在的一个主要的明显不足就是管理规划上的无序性,很多农村地区都没有形成有效的环境卫生管理规划,没有规划也就形不成一个有效的环境卫生编制,没有一个成型的农村环境卫生体系,从而也就不能针对整个农村的环境卫生处理工作做出统一的安排和布置,也就造成了农村环境卫生的无序性,进而造成了农村环境卫生条件的低下。

1.3农村环卫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管理问题也是当前影响农村环境卫生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体系不完备是当前农村环境管理的主要现状,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前城市的环境卫生管理机构还管理不了农村的环境卫生事业,而农村自身又不存在自己的领导机构,这就造成了农村环境卫生事业无人管理的现状,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从而明确不了具体的责。

1.4村民环保意识不强

意识问题也是影响农村环境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试想一下,如果每个农村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都很强的话那么也就不存在垃圾污染的问题了,每个人都处理好了自身的环境问题也就不存在环境问题了,所以当前农村村民的环境卫生的意识还是不够的,很多村民都只考虑当前自己的便利而忽视了垃圾堆放对于农村长远的影响。

2推进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对策

2.1加强环卫管理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

加强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合作,合理的分配工作,这是在开展其他后续工作的必要前提,主要的做法有以下几种:(1)在民众聚集的地方安放垃圾收集箱,例如街道的街口,休闲娱乐设施附近等地,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如果没有条件安装垃圾箱,那么可以使用垃圾袋,将所有的垃圾统一收集,然后放置到具体的位置,这样可以减少乱丢垃圾的现象。而且为了能够保证垃圾及时的运走,要在配置垃圾车,最好的是个农村有自己专门的垃圾车。(2)要有环卫工人清扫垃圾,并且将垃圾收集,这样可以让农村保持清洁,环卫工人不能太少,因此清扫并收集垃圾的工作不能让一个人独立完成,而且也不适宜配置更多的环卫人员,一般一个乡村三名环卫工人。

2.2创新机制,落实责任

在确定环卫工人以及安置好设施之后,相应的要对其进行管理。有了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加快建设城乡环卫管理一体化。管理体系要求每个乡村都要有一个环卫机构,而且机构中的人员能够减负其管理环卫事业的责任。如果乡村的管理机构比较凌乱,那么就要将这个机构与上一级结合,使其在一个统一的管理制度之下,两者的结合,可以让农村学习城市中优秀的经验,并且促进农村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

2.3结合新农村建设,抓好规划布局

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各地对农村开始建设新农村,使农村的经济水平提高,但是新农村的建设不能不是环境卫生,通常两者要结合,而且环境卫生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部分。当城市在规划新农村建设的时候,也要合理的规划环境卫生等场所,保证当地的环境卫生工作的开展,而且农村也可以利用当地的环境卫生为其做农村建设的有关宣传,这样做可以让村民对环境卫生有了认识。在回收垃圾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方式,例如在农村中修建沼气池。

2.4多方筹措、加大投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农村环境卫生不能顺利的开展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资金问题,农村的经济水平有限,能用于卫生事业的资金就更少,因此就要对资金进行补充,可以有三种方式,第一,政府发挥作用,农村用于环境卫生上的资金需要政府的投入,而且政府在总资金中要主要部分。第二,村民自主投资,农村的环境卫生事业发展,直接受益的就是农民,因此村民要积极的参与事业中,成为环境卫生发展的主要力量。第三,社会募捐,社会的募捐是总资金的部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解决资金的问题上,可以向社会募捐,社会上的知名企业起到榜样作用,率先捐款,以便其他的中小型企业可以跟随捐款。

2.5加强宣传,营造舆论

在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时候,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事业的宣传,使村民的环卫意识增强。此外,还可使用其他的措施,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加大对环卫的宣传,使村民对于环卫有了不一样的了解,让村民自主的参与到农村的环境卫生事业中,全体村民的参与,可以保证乡村开展环卫事业有一个很好的效果,还能保证工作的效率。并且将城乡中环卫事业的距离缩短,以便实现城乡环卫管理一体化。因此要重视宣传的作用,在农村内加大宣传的力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极为严重,迫切的需要我们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的工作去整治,以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先进体系来带动农村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并且逐步把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和城市的环境卫生管理体系相融合,最终实现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这就需要我们切实做好农村环境卫生保护的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务求把工作都落实到实处,彻底改变农村环境卫生发展低下的现状。

参考文献

[1]石广荣.烟台市莱山区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纪实[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8(12).

农村环境卫生制度范文篇3

调研时间:2015年6月4日—5日

调研地点:福建省漳州市

调研主题:漳州市农村垃圾不落地的实践经验

调研方法:座谈、看资料、实地查看

调研人员:市爱卫办第一调研组

一、调研背景

2011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启动并大力实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4年耕耘取得了明显成绩,农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现象得到缓解,我市农村环境卫生初步好转。但由于资金、机制、习惯等各方面原因,我市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面临进一步优化发展的瓶颈,部分村庄工作反弹,这既与群众期待不符,也达不到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要求。为此,市领导高度重视,批示我办对外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行考察,为进一步深化我市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提供借鉴。我办第一调研组在5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副刊上了解到闽南一些农村正在推行垃圾不落地的办法,于是选择对漳州市农村环境卫生进行考察。

二、调研情况

6月4日、5日,第一调研组首先与漳州市爱卫办有关人员进行了座谈,查看了工作资料,初步了解了他们的工作情况,随后又马不停蹄,对漳州市南靖县田螺坑村、下版村、塔下村、曲江村、南欧村、下田村、上田村、璞山村、官洋村、坎下村共10个村进行了实地考察。

根据座谈、考察,我们认为漳州市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重视、机制健全、宣传有力、管理精细、保障到位,效果良好,基本形成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良好格局,值得我们借鉴。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领导重视。市、县、镇街等各级党委、政府均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将其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拓展创卫成果的重要抓手,强化顶层设计,凝聚各方力量,突出闽南风情,抓好建设配套,形成建管一体、群众参与的良好格局。在工作中,各级领导多次部署、研究、批示、调研、督导此项工作,形成了工作合力。

(二)机制健全。一是落实了工作人员,按比例配备足额稳定的保洁员队伍,有的村制定了保洁员工作制度,规范了上下班时间。有的村采取了外包的模式,每年招标,进行严格的检查、监督,保障了保洁水平。二是完善了工作体系,基本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日清日洁、不落地”的保洁新模式。三是严格制定并落实了“七个好”的农村环境卫生标准,即村庄规划好、建筑风貌好、环境卫生好、配套设施好、绿化美化好、自然生态好、管理机制好。四是在经济条件较好的一些村,村上开展了通过自筹资金和村民自治抓好农村环境卫生的探索,自下而上地推动此项工作,走出了一条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新路子。

(三)宣传到位。动员各村拆除垃圾台,不乱堆放垃圾,镇村干部挨家挨户向群众发放垃圾分类知识传单,约定垃圾收集的时间、路线,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交垃圾。引导村民由自发、自觉转向自治,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并按时交给保洁员,成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主动参与者和维护者。建立村规民约,垃圾不落地的“美丽约定”成为村民共识。

(四)管理精细。实行分类收集处理,每家每户将垃圾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和建筑垃圾四类,建筑垃圾定点填埋,可回收及有毒有害垃圾交到收购站,不可回收垃圾由保洁员上门收集。做到循环利用,村分类、收集后,镇街每天将各村日清日洁的垃圾集中压缩后,运送到县里指定的境外垃圾处理场进行焚烧处理,变废为宝。实施景观再造,将原来的垃圾台拆除后,在原址种植草皮、花木。进行村容整治,整修通村道路,拆除了村庄内旱厕、猪圈、牛棚等废弃建筑物,确保垃圾车等开到每家每户门前,并减少垃圾、病媒滋生源。

(五)保障有力。市、县、乡配套资金,各村实行“一事一议”,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制定农村垃圾治理收费标准、自筹一部分资金用于农村垃圾收集。农业、水务、建设、扶贫、环保等部门均加大对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项目、资金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了资金保障。福建是侨乡,很多华人、华侨捐资资助农村发展,拓展了农村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的资金来源。各村成立监督小组,由村干部、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负责监督、劝告垃圾乱扔乱放行为。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全程跟踪监督垃圾专项治理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资金用到实处。

三、意见建议

(一)强化落实。目前,我市已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美丽乡村”的精神,印发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五年工作规划。在此基础上,全市要强化工作落实,大力实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2023工程”,采用“城乡统筹、资源整合、精品示范、批次推进、整体提升”的方式,推动我市农村环境卫生从解决垃圾堆放的低层次整治向“规划先行、科学建设、管理严格、制度健全”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转变,从“政府主导、群众自发”模式向“政府指导、群众自治”模式转变,从单纯抓环境卫生向突出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开发保护,建设美丽乡村、诗意田园转变,最终实现我市农村环境卫生质的提升。

(二)加强领导。成立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财政、发改、规划、农业、扶贫、水务、建设、环保、市容园林、林业、电力、电信、交通、文广、爱卫、统筹、审计、监察、宣传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加大资金、项目的支持力度,采取资金三级(市、县、镇)配套、村级自筹的方式,促进资源整合、协同发力,实现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推进。

(三)分步实施。统一编制全市农村规划,将所有农村划定为若干批次,按照先易后难、示范带动的方式,将一部分资金集中使用,每年集中建设一个批次的样板村,压茬实施。每个批次,按照“一年搞建设、二年强管理、三年交村上”的模式,做到建成一批、管理一批,提升一批。

(四)强化保障。一是加强清扫保洁、垃圾转运等设备的配备,加大垃圾压缩站、填埋场、处理厂的建设力度,提高运行效率,加强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二是强化保洁队伍建设。稳步提高农村保洁员待遇,建立完善对农村保洁员聘用、管理、检查、考核、辞退等制度,保持保洁员队伍的稳定,不断提高保洁效果。三是鼓励有志于帮扶家乡的企业家、离退休职工等社会各界人士投身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拓展该项工作的资金来源和智力储备。

【农村环境卫生制度(收集3篇) 】相关文章:

三年级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25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4篇) 2024-08-24

三年级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8-24

我的日记精选10(整理6篇) 2024-08-23

我的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19

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16

优秀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12

期中考试的作文(整理4篇) 2024-09-25

农村环境卫生制度(收集3篇) 2024-09-25

中医学学习总结(收集3篇) 2024-09-24